找到 一篇 走心的 P2P 理财文 分享 给大家
一直以来,网贷平台的安全问题困扰了许许多多的投资人,而近期,更是雷潮不断,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既能享受到平台收益,又可以避免资金风险吗?
先从宣传理念说起。宣传理念这个东西,在外人看来,其实就是喊口号。喊口号这件事情,落实到P2P这个行业上,也换上了新的皮肤,一般我们称之为“增信”。银行存管、国资背景、上市公司……这些是投资人较为常见的增信方式。
有些口号,很有是可能是认真喊的,要付钱要兑现的。比如某XX平台获得XX亿融资,融资款项后来真的真金白银的投到平台了,再比如XX平台上线XX银行存管系统,投资人再投资时,钱也真金白银的流向了存管账户。
有些口号,只是随便挂挂而已。谁爱信谁上当!反正,喊口号的那么多,你怎么能分出来谁真谁假?我就是这几个套路,换来换去就是要套路你。
来看下你见过以下这几个套路没?
A平台喊口号套路:宣布国资A轮融资10多天后就宣布停业。
B平台看资质也是好出生的平台啊,对外资料公布其拥有双国资背景,累计交易额十多亿。哦,也是上线了银行存管的噢。
B平台套路的利用就有那么点意思了。发的公告大致意思就是我们接连被舆论攻击,无端被抹黑,这影响了我们平台的正常运营,所以借款客户逾期了,我们要暂停运营了。
嗯,此时国资背景的某爹就上场啦,发表申明说我们与B平台的逾期未付款没有任何关联,且从未参与过该平台的经营和管理。
C平台套路:世界上最无奈的一封致歉信
C平台:最近才刚上线银行存管系统,上线存管后不到1个月时间,突然无征兆的就发布了停业公告。表示要停业内心非常沉重,我们用尽了全部心血去运营这个平台,但是我们还是要停业整顿了。
D平台套路:监管太严了,成本太高了,我要停止运营了。
D平台:D平台就算不上出生高贵了,去年对外宣传获得某公司2000万融资,经查后发现这个投资公司的实缴资本为0。
上个月D平台说我们要扩大规模,要搬迁办公地点。这下好了,规模扩大没扩大不知道,反正没过一个月就称监管太严,要停业整顿了。
这次小编挑的几个案例都没敢往大的挑,往恶意跑路的挑,这几个恰好只是9月近期的发生的几个例子,顺便放在了一起而已。但用来分析常见套路,也够了。
这几个案例中,大部分的平台如果只看宣传点,凭着是否有背景、有存管这些教条去投,就中套路了。事实上,在网贷行业已经进入下强监管、严整顿的下半场阶段,不看平台基本面,不看平台运营模式、不看风控水平、不对平台进行动态跟踪的去投资,风险不比早些年小。
钱从哪里来,这是个无比重要的问题。
我们能看到行业内不少企业的利润率表现并不好,当然前几天趣店的招股书确实足够亮眼,但这并不能掩盖很多P2P平台本身并未做到赢利。这些平台有数亿数十亿的交易额,跟他们平台自身有没有足够的资金,是否赢利,没有必然的关联。
输血的找风投、找融资,能真正找到的平台当然命好,谁不想有靠山罩着不是?所以那些真正获得风投融资的平台,是值得投资人多看一眼的。多看一眼,是要看认真看仔细,别被人家光打雷不下雨的宣传给忽悠了,还记得某金服和葵花行B轮融资的那场戏吧。平时明明超市买个几块钱的肥皂都要多看几眼说明书的,投资几千几万几十万的时候去看看工商部门的企业基本信息,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变更这些耽误不了你的收益。能拿到真正拿到风投的,总是有些看家本领的。
如果输血不成功,那只能自己造血了。那就得看高管的战略,靠平台的赢利模式,靠运营水平和风控实力真刀真枪的去造血了。
不是谁都能造血成功的,不是自己可以造血就足够养活养好这个平台的。这是投资人要明白的一点,一个一直都病怏怏的平台是拖不到春天的。不要光听宣传说我们在扩大经营了,我们在加强风控了就信了。要看数据说话,就算是数据有可能会有水分,那也要能经得起推敲,把这些水分挤挤,总还是能看出些干货的。
这说起来还得感谢一把万年背锅侠的监管部门,前些日子万年背锅侠出台了一个《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里面对平台的信息披露提出了很具体的要求,投资人对着这份政策去看平台的运营报告或者披露的有关信息多多少少都是能了解到平台的大致基本面。
小编觉得,大部分时候因为欲望大过钱包,有太多东西想要,所以我们通常会说服自己接受一些瑕疵,说服自己去忍受一些缺点。比如关于出现提现困难的时候,我们会安慰自己有大股东在呢,比如出现银行存管迟迟不上线时,我们会安慰自己这都需要一个过程才能实现。这样我们才不用投个P2P整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心态是对的。但是,如果因为能忍受这些缺点就找到理由去不认真分析就不太好了。跟感冒一样,可能平台表现出的现象都很相似,但原因却有无数种。你要对你投资的尤其是重仓的平台保持足够的关注,你投资的平台无法上线存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你投资的平台人气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你投资的平台信息迟迟不披露或者逾期坏账上升,又或者是标的不足,是一时的急症还是慢性病。如果没有对平台信息和行业信息保持足够的关注,平台出现异常现象在需要自己判断情况是往往就变得困难起来。
对于普通投资人而言,每一次投资都应该当作是刚需,都错不起。小编觉得这是投资P2P应该有的基本心态,在这样的心态基础上,我们才会对金融有敬畏之心,才会认真对待自己的投资决策。行动之前,要先进行观念的转变。
这个对很多家庭来说比重越来越重的投资项目上,很多投资人做出的决策都显得很仓促。
你不可能想买车一样去试驾、不能像买房一样去看个样板间,你能够了解信息的途径,只有网站,项目信息描述,投资协议,还有客户的一张嘴,噢,还有软文。
如果你是个谨慎点的投资人,会提前想好自己关心的几个问题,去问客服或者上网查询,但很多时候也难以得到一个清晰的答案。可能套路和话术都已经提前为你准备好了,可能问之前你有点懵,问了以后……说不定会一脸懵逼。
更麻烦的是,就算你每天花大把时间,通宵研究,也不可能完全掌握信息。那要怎么办?根本不需要你完全掌握所有信息啊!你会在每次考试前把整本书都背下来么?
|